前不久,渝中区市民孙先生准备购房,想了解公积金情况,通过“渝快办”中的“渝小智”智能体,不到一分钟就查询到所需信息。“有了‘渝快办’,不用去办事大厅,太方便了。”孙先生表示。
为了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品质服务,重庆正通过全面迭代“一网通办”的“渝快办”,推动人工智能融入老百姓“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”各方面,打造医疗健康、社会保障、养老服务等多领域AI+场景,让智能化服务更贴近市民日常需求。“渝小智”智能体更是代表,它能说会道,可以实现即问即查。
“无论老百姓讲普通话还是重庆话,甚至巫溪话、奉节话,都可以通过‘渝小智’来安全查询自己的医保、社保、公积金等数据,还可以咨询新生儿出生、孩子上学等问题。”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代小红说。
日前,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,将突出数智赋能和“大综合一体化”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持续擦亮重庆城市工作“金名片”,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。
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品质服务和赋能城市高效能治理,重庆一直在布局行动。
作为重庆的网红地,江北区观音桥环岛上的“我在重庆”液晶大屏,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“打卡”。每逢节假日,拍摄大屏的过街天桥上就会人潮涌动,人数很快逼近天桥承载上限。一旦人数超限,现场监测感知系统生成预警信息,传输到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屏上。治理中心第一时间就会向相关单位发布限流、疏导指令。商圈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通过人员疏导和交通管制,避免了过度拥挤带来的安全风险。
上游新闻记者看到,在江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大屏幕上,整个城市运行和治理的各类体征指标,一览无余、实时更新。
江北区城市治理中心只是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缩影。通过两年多的数字重庆“1361”建设,重庆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底座,有了非常智能的三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。重庆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感知预警、决策处理、监督评价、复盘改进等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,辅助进行精准高效决策,提升韧性安全城市治理效能,确保超大城市平时高效运行、突发时安全可控。
代小红表示,重庆已经积累形成了海量的数据资源、丰富的应用场景、多元的算力网络等先发优势。接下来,将根据全会精神,全面深化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双向赋能,全面提升超大城市发展、服务、治理能力。
嘉正网-嘉正网官网-实盘配资排行榜-配资交易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